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虫害知识

褐家鼠

发布日期:2017-11-30 浏览量:4612

 

基本信息

褐家鼠属啮齿目鼠科,也褐家鼠称大家鼠、沟鼠、挪威鼠等。褐家鼠是家栖鼠中较大的一种,体长150~250毫米,体重220~280克。尾明显短于体长,尾毛稀疏,尾上环状鳞片清晰可见。耳短而厚,向前翻不到眼睛。后足长35-45mm。雌鼠乳头6对。该鼠毛色有变,与其年龄、栖息环境有一定的关系,通常幼年鼠较成年鼠颜色深。多数体背毛色多呈棕褐色或灰褐色,毛基深灰色,毛尖深棕色。头部和背中央毛色较深,并杂有部分全黑色长毛。体侧毛颜色略浅,腹毛灰白色,与体侧毛色有明显的分界。

分布范围

别名大家鼠、沟鼠,俗称大耗子,属啮齿目鼠科。分布于全国各地,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,都有该鼠的存在。是广大农村和城镇的最主要害鼠,数量多,危害大,是贮藏期苹果为害较大的害鼠之一。褐家鼠为家野两牺的人类伴生种。栖息地广泛。在居民区,常栖息于阴沟、厕所、厨房、食堂、下水道、仓库、畜禽棚舍、屠宰场、冷藏库、粮油加工厂、垃圾堆等处。在室外,栖息于河堤、湖岸、沟渠、路旁、稻田、菜地、果园等处。在工矿企业、港口码头、车站、隧道、电缆沟、暖气沟,甚至火车、船舶、飞机等大型运输工具上都有其躲藏处。该鼠喜栖息于水源附近,在栖息地挖土打洞穴居。室内常在墙缝隙、墙角下、地板下打洞筑巢;在野外,大都在田埂、沟边、渠边、塘边及河堤岸上打洞筑巢。

生活习性

 自然环境

褐家鼠大多居住在洞穴里。褐家鼠的洞穴较为复杂,洞道不但深而且分叉多,我们在枞阳县长沙乡挖掘11窝褐家鼠鼠洞,平均洞深1--1.5米,个别洞道深达2米,洞口平均直径5-6厘米,每一个洞系有3~4个洞口,后洞口极其隐蔽,多数在草丛中或水平面下,我们在挖洞时曾见过从水中潜逃的褐家鼠。窝以杂草:树叶、棉花等组成,平均直径8-10厘米。

群居特性

褐家鼠栖息场所广泛,为家、野两栖鼠种。以室内为主,占80.3%,室外和近村农田分别为14.3%5.4%。室内主要在屋角、墙根、厨房、仓库、下水道、垃圾堆等杂乱无章的隐蔽处营穴。室外则在柴草垛、乱石堆、墙根、阴沟边、田埂、坟头等处打洞穴居。其洞穴分布为:墙根占67.7%,阴沟占8%,柴草垛占7.1%,田埂占5.4%,其他占11.7%。 褐家鼠有群居习性,在族群里有明显等级制度,级别高的强健雄鼠常把弱者赶出洞穴,独占几只雌鼠,占领多个洞穴。

迁徙特性

褐家鼠具有迁移习性,在室内食物缺乏,或密度过大时,迁移到农田建造临时洞穴活动为害,但数量不大。同时,迁移与气候、季节、作物生长情况的变化有密切关系,并以此在室内与农田之间进行往返迁移。

饮食相关

杂食性。食谱广而杂,几乎所有的食物,以及饲料、工业用油乃至某些润滑油,甚至垃圾、粪便、蜡烛、肥皂等都可作为它的食物。但它对食物有选择性、嗜食含脂肪和含水量充足的食物,其选择食物随栖息场所不同而异。在居民区室内,喜吃肉类、蔬菜、水果、糕点、糖类等,还咬食雏禽、幼畜等;在野外,以作物种子、果实为食,如玉米、小麦、水稻、豆荚、甘薯、瓜类、葵花籽等,也食植物绿色部分和草籽,常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要食料,捕食小鱼、虾、蟹、大型昆虫、蛙类等,甚至捕食小鸡、小鸭等家禽。

食量大,耐饥力强。耐渴力差。据报道,每天摄食量占体重的5%~20%,吞饵量又与饵的含水正相关。其食量在不同季节、不同食物品种之间有较大差异。梁戴荣等(1988)用大米、稻谷、绿豆、颗粒饲料等8种食物的混合饲料,室内饲养体重285~315g的成年褐家鼠(雌雄各半),结果表明,其日食量以冬季最高(18.12±2.10g//),夏季最低(11.8l±1.78g//),全年平均14.73±1.85g//;饮水量以秋季最高(15.04±3.14ml//),冬季最低(9.38±2.08ml//),全年平均12.57±2.12ml//日。范德林(1986)在室内饲养体重为150~4009褐家鼠,一昼夜能吃25~759面包,多者达l00g。也有报道,每只褐家鼠日食量为稻谷18.9g,大豆10.5g,花生8.5g,甘薯70.1g。日食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大,并受光照的影响.在黑暗条件下取食量较大。

繁殖能力

褐家鼠繁殖力强,一年可产6~8胎。孕期3周左右,每胎产仔7~10只,多达15只。其繁殖期从1月下旬开始,到12月上旬结束,历时320天,12月中旬到1月中旬为滞育期。幼鼠产下后3个月左右即达到性成熟,寿命2年左右。褐家鼠食性广而杂,凡是人类所用食物,它都可以取食。嗜食肉类物品及含水分较多的苹果等果品,粮食类食品中喜食小麦大米等。据测定成年褐家鼠平均日食量为10.33克,年食量即3.77千克左右。

上一篇:下一篇:黄胸鼠

最新资讯